2024/01/05

愛之欲其死~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」

你心目中「美」的定義為何?是剎那間的綻放?還是永恆靜謚?

房思琪 充分演繹了青春綻放的美麗,極致的,然後快速地走向衰敗、凋零。
她的生命力透過文學,得到永恆的呈現,這種美,做到既綻放、又永恆。
只是作者 林奕含 是用自己的生命注入角色,只能一次。

高中生是個神奇的年紀,套句韓導的話:在成年和不成年之間,在即將合法以前偷跑,像是偷摘含苞待放的花,有的是犯賤的男人...
李敖「虛擬的17歲」挑選了高中生作為模特,在作品中展開靈性、哲學、情愛的想像(那枝筆好會寫,去看)。
李宗盛也歌頌「17歲女生的溫柔」,早過17的他,說:其實是很那個的~保持距離看風景(這是意淫)。


不過,房思琪不幸地遇到高國華-國文補習老師;(壞人動手,這是手淫)
女孩無聲地受害,漸漸發展出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」,強迫自己愛上老師,接著自我懷疑、不斷地心靈折磨。
林奕含欣賞張愛玲,張的文字呈現一種民國初年夕陽西下的暮色調,林則寫得初戀樂園不快樂,淪為修羅場...
有人說文學新星,還不夠成熟;我想也許不是最頂的文字,卻是極有生命的文字。
過去看到文學作品裡角色的遭遇,你可以安慰一下,還好是作品,但是這篇,你知道背後是活生生的人;
以房思琪、劉怡婷、許伊紋三人去映射不同角度的生命,女孩的青春,如花、如朝露,短暫存在,接著枯了、謝了、蒸發地不留痕跡。


子曰:「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」,歸因是惑;
本書你能看到「愛之欲其死」,身陷其中且無力掙扎的痛(這很張愛玲)。
最後,房思琪斷了連結(是無法承受,而不是勇敢斬斷),
彷彿,不想了,也就不痛了~希望她也不痛了。




ps.書是限制級,兒童不宜,這篇也是 XD
ps2.推薦影視作品「她和她的她」